严打个人信息贩卖,守卫隐私防线丨九派时评

Connor 火币网官网 2025-07-14 13 0

文/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

2025年3月,甘肃金昌市公安局金川分局网安大队开展日常网络安全检查中发现,辖区某房产销售人员利用工作“便利”,将售楼部登记的户主姓名、联系电话、房屋地址等个人信息非法提供给方某,方某后又将相关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从事房屋装修的曹某、赵某、宋某等8人,非法获利。目前,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罚。

严打个人信息贩卖,守卫隐私防线丨九派时评

甘肃金昌公安机关破获的这起房产信息倒卖案,再次撕开了个人信息黑产交易的冰山一角。

生活中,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频繁接到骚扰电话,对方不仅能准确叫出自己的名字,甚至连所住房屋户型都了如指掌,随后便是一番天花乱坠的推销。这背后,很可能隐藏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勾当。为了整治这类乱象,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主动出击,从内部人员泄露、黑客爬取、中介非法买卖等多个源头入手,坚决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。

利用工作之“便”,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牟利,就该依法严惩。在信息时代,公民个人信息是极其重要的“数据资产”,个人信息安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。令人担忧的是,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现象仍旧时有发生,其中利用工作便利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尤其恶劣。从教育培训机构倒卖学生家长信息,到医疗机构泄露诊疗记录,从物流行业贩卖客户数据,到政务平台工作人员监守自盗,形形色色的“内鬼”如同信息黑市的毛细血管,将公民隐私源源不断输向灰色产业链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去年全国因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立案侦查的案件,至少有好几千起,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多达数亿条。这背后,不知道是多少人生活被干扰、权益被侵害的无奈和痛苦。公民隐私权是一项基本人权,个人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公民生活安宁和尊严。贩卖个人信息行为,危害巨大,必须严厉打击。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从内部人员泄露、黑客人员爬取、中介非法买卖等多个环节入手,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各类违法乱象开展依法打击,具有重要意义。

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屡禁不止,背后有着复杂原因。一方面,在利益驱使下,部分人道德和法律底线沦丧;另一方面,部分行业在信息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。打击个人信息贩卖,需要不断提高违法成本,也需要堵住信息管理漏洞。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可能构成犯罪。即便尚不构成犯罪,也可由公安机关没收非法所得,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。像教育、医疗、房产、物流等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,掌握海量公民个人信息,要有与之匹配的监管手段,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,斩断伸向个人信息的黑手。

严打个人信息贩卖,守卫隐私防线丨九派时评

公民个人信息不是任人攫取的资源,必须用法律铠甲严密守护。执法部门需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,严厉打击贩卖个人信息犯罪行为,提高违法成本。凡是进行公民个人信息数据采集的企业,都必须强化数据保管责任,否则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与此同时,广大网民也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发现相关线索立即进行举报。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,唯有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,才能重建数字经济时代的信任基石,让每个人在享受科技便利时,不必担忧自己的个人信息在黑暗中裸奔。
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