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投稿,警惕假期刊!(附真假期刊查询/辨别教程)

健康科普已成为医护人员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,随之而来的,是一些假冒期刊或“付费快速发表”的骗局。

如何辨别真假报刊?

①登录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(),点击【办事服务】;

②选择【期刊/期刊社查询】或【报纸/报社查询】栏目进入查询;

科研投稿,警惕假期刊!(附真假期刊查询/辨别教程)

③输入期刊名称、验证码、点击搜索;

科研投稿,警惕假期刊!(附真假期刊查询/辨别教程)

④核对刊号、主办单位等信息,确认出版状态是否正常, 若显示“注销”或信息不符,则可能是虚假刊物。

科研投稿,警惕假期刊!(附真假期刊查询/辨别教程)

展开全文

除此之外,许多护士在发表科普作品时,因对政策要求不够了解,导致成果无法被认可,以下是常见的4个发表前的注意事项!

01

确认作品形式,避免无效发表

不同地区对健康科普作品的形式要求不同,有的认可科普文章,有的接受短视频、图文或直播等形式。例如,部分省份明确规定,科普作品需发表在官方认证的平台上才予以认可。因此,在创作前,务必查阅当地职称评审文件,确保作品形式符合要求。

02

选择合规平台,确保评审有效

科普文章是医护人员最常用的形式,但并非所有平台都符合职称评审标准。一般来说,科普作品需发表在省级以上或官方认证的媒体,如:

国家级平台:国家卫健委官网、中华医学会期刊、权威医学媒体等。

国家级平台:国家卫健委官网、中华医学会期刊、权威医学媒体等。

省级平台:各省卫健委官网、省级医学会期刊、官方健康科普栏目等。

省级平台:各省卫健委官网、省级医学会期刊、官方健康科普栏目等。

投稿前,建议先查询当地政策,避免因平台级别不够而影响评审。

03

符合字数要求,避免因小失大

部分地区对科普文章的字数有明确规定,一般要求1000-2000字,部分省份(如北京)要求2000字以上。

短视频类科普通常要求时长3-5分钟,并附文字说明。

创作前务必查阅政策,确保作品符合字数或时长标准。

科研投稿,警惕假期刊!(附真假期刊查询/辨别教程)

04

署名方式规范,避免无效认定

与科研论文不同,多数省份仅认可第一作者发表的科普作品。因此,在合作撰写时,需提前协商署名顺序,确保符合评审要求。此外,部分单位要求提供发表证明或录用通知,投稿后记得保留相关凭证。

2025各大平台科普作品征集已经陆续开始,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护士网、护理界联手举办的全国护理科普大赛初赛在六月份也即将开启:

科研投稿,警惕假期刊!(附真假期刊查询/辨别教程)

3-6月征集作品

投稿参赛赢大奖

扫码立即了解

评论